馬弗爐的高溫耐火磚是怎么生產(chǎn)出來的
北京永光明儀器提示:馬弗爐高溫耐火磚的生產(chǎn)需經(jīng)過原料加工、成型、干燥、燒成四大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均需嚴格控制工藝參數(shù)以確保磚體性能。以下是具體生產(chǎn)流程及關鍵控制點:
一、原料加工與配料
- 原料選擇
- 主原料:以高鋁礬土熟料、板狀剛玉、電熔剛玉等為主要原料,確保磚體耐高溫、抗熱震性能。
- 結合劑:添加紙漿廢液、糊精等可塑性物質(zhì),提高泥料結合強度,減少成型裂紋。
- 添加劑:根據(jù)需求加入鎂砂、鉻礦砂等,調(diào)整磚體化學組成,增強抗渣性或耐腐蝕性。
- 原料處理
- 揀選分級:去除原料中的石英等非可塑性雜質(zhì),按粒度分級(如0.5-3mm顆粒料、細粉)。
- 破碎研磨:將原料破碎至所需粒度,細磨至比表面積達標,提高反應活性。
- 科學配料:按配方比例混合原料,確保化學成分均勻性。例如,高鋁磚中Al?O?含量需達48%-95%,以平衡耐火度與成本。
二、成型工藝
- 混練與困料
- 混練:將原料與結合劑充分混合,形成均勻泥料。
- 困料:靜置泥料24-48小時,使水分均勻分布,消除內(nèi)應力,提高成型性能。
- 成型方法
- 半干壓成型:適用于低含水量泥料,通過高壓壓制成型,坯體密度高、強度大。
- 擠壓成型:用于連續(xù)生產(chǎn)長條形磚坯,如隧道窯用標準磚。
- 澆注成型:適用于復雜形狀磚坯,如異型拱頂磚。
三、干燥處理
- 自然風干
- 含水量較低的磚坯(如半干壓成型)可直接堆放于通風處,自然蒸發(fā)水分。
- 干燥時間需根據(jù)環(huán)境濕度調(diào)整,避免過快導致開裂。
- 熱氣加熱干燥
- 含水量較高的磚坯(如澆注成型)需送入干燥窯,通過熱風循環(huán)加速干燥。
- 干燥溫度控制在80-120℃,時間根據(jù)磚坯厚度調(diào)整,確保終了含水量≤2%。
四、燒成工藝
- 燒成窯爐選擇
- 隧道窯:連續(xù)作業(yè),熱效率高,適合大規(guī)模生產(chǎn)。窯長50-130m,燒成溫度可達1800-1900℃。
- 梭式窯:間歇作業(yè),靈活性高,適合多品種、小批量生產(chǎn)。窯溫均勻,燃料消耗低。
- 倒焰窯:間歇式窯爐,適合燒制大型、特異型制品,但熱效率較低。
- 燒成制度控制
- 升溫階段:
- 0-300℃:緩慢升溫,排除磚坯內(nèi)殘留水分,避免爆裂。
- 300-900℃:加速升溫,促進有機物揮發(fā)。
- 900℃至最高燒成溫度:根據(jù)磚種調(diào)整升溫速率,確保磚坯均勻燒結。
- 保溫階段:
- 在最高燒成溫度(如1500-1750℃)下保溫2-8小時,使磚坯充分燒結,形成玻璃質(zhì)或晶體結合相。
- 冷卻階段:
- 緩慢冷卻至600℃以下,避免磚體因熱應力開裂。
- 600℃后可加速冷卻,提高生產(chǎn)效率。
- 關鍵控制參數(shù)
- 燒成溫度:根據(jù)磚種調(diào)整,如高鋁磚需1500-1600℃,剛玉莫來石磚需1700-1750℃。
- 燒成時間:與磚坯厚度、窯爐類型相關,一般2-8小時。
- 氣氛控制:氧化氣氛(如空氣過剩)促進氧化反應,還原氣氛(如CO)保護磚體免受氧化。
五、出窯檢驗與包裝
- 外觀檢驗
- 檢查磚體表面是否平整、無裂紋、無缺棱掉角。
- 測量尺寸偏差,確保符合標準(如±1mm)。
- 性能檢測
- 耐壓強度:≥100MPa(高鋁磚),確保磚體承載能力。
- 荷重軟化溫度:≥1700℃(高鋁磚),反映磚體高溫穩(wěn)定性。
- 顯氣孔率:≤18%(高鋁磚),降低氣體滲透性,提高抗侵蝕性。
- 重燒變化率:≤0.2%(1600℃×8h),確保磚體體積穩(wěn)定性。
- 包裝與運輸
- 使用木托盤或紙箱包裝,避免運輸過程中碰撞損壞。
- 標注磚種、規(guī)格、生產(chǎn)日期等信息,便于追溯管理。